酒仙網IPO終止,蜜芽APP關停,垂直電商還剩半條命??
03
蜜芽的探路蜜芽作為垂直電商的起點也不低,創始人劉楠是北大本碩,做了寶媽以后,對孩子用品特別在意,經常分享育兒和母嬰用品知識,后做淘寶店一年做到3000萬。再后來真格基金投資蜜芽,劉楠就決定出淘,做獨立APP,三年內融資5輪20個億,但從2016年融了最后一輪之后,再也沒有融資。這些年來,蜜芽的轉型不可謂不努力,卻鮮有成功。做獨立APP之后,2015、2016年蜜芽的內容電商做的也還可以,畢竟是北大本碩的身份,對內容也很重視;但2017年蜜芽做社交電商有點傷口碑,大家也知道那幾年的社交電商大多是多層分銷,少不了傳銷嫌疑;再后來蜜芽做線下,開體驗店,但因為疫情,全部關門;做直播短視頻比較成功,劉楠抖音賬號現在有近440萬粉絲,內容更新比較及時,用戶互動也不錯。只是帶貨業績并不是太好,飛瓜數據顯示,其最近180天帶貨業績1200萬:
(截圖來源:飛瓜數據)其最近一次帶貨是6月10日的618大促,直播了五個小時,也才帶了74.4萬,靠這個帶貨的頻次和業績恐怕不能養活公司。其粉絲團只有8.8萬粉絲,跟酒仙網拉飛哥近百萬的粉絲團,也沒法比。如今,劉楠已經不再關注蜜芽的日常運營,專注做自有品牌,其自有品牌的主渠道和希望都在直播短視頻,而直播又沒有突破。
04
作為渠道商,不能沒有核心理念綜合來看,蜜芽作為一個渠道,成立11年來,其實并未構筑門檻和標準,渠道的三要素成本效率和服務,蜜芽都沒有優勢,所以失敗,也是理所當然了。對于這次轉型,劉楠的解釋是,以前是做渠道,現在要去做品牌,其實劉楠當初要去做渠道就是因為特別在意寶寶用品的品質,而不是有渠道建設的理想,渠道建設的理想就是劉強東強調了十幾年的成本效率和體驗。所以,一個創始人的核心理念對企業至關重要,為啥要把酒仙網和蜜芽一起寫?除了他們最近都遇到了挫折之外,兩個創始人在渠道理念方面,都沒有核心思想,沒有把融來的20個億來打造渠道壁壘,只是用來買貨賣貨買流量搞活動,在成本效率和服務方面,沒有建立任何標準和壁壘。當年,他們都是行業數一數二的領導型渠道,都是估值百億的獨角獸,都是融資20億左右背后站著資本巨頭,期待他們建立行業標準,也并不過分吧,這是做平臺和渠道的基本功。未來要怎么走?兩個沒落的垂直電商其實都還有資本,酒仙網就不用說了,有傳統業務盤,在直播電商方面,已經走在了行業前列,建立了IP,IP就是一個門檻,不是他人能輕易模仿的。劉楠也是一個IP,粉絲量有規模,用戶互動也很好,就差直播供應鏈的打造了,但從媒體報道來看,劉楠自有品牌的品質有待提高,就不細說了。創業就是九死一生,雖然他們還沒上市,轉型的過程也很波折,但堅持往下走,找到核心理念,從半條命中滿血復活,也是很有可能的。在疫情下,創業者們沒有躺平,就應該抱以期待給與鼓勵!
四大少的收費讀者群,已經開始第六期會員招募,第六期在群權益期限從今天開始到2023年8月1日,年費400元。每月一期專題分享及多次群內交流。入收費群請加微信:wk2848780872